一、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本季度遂宁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47天优、38天良、7天轻度污染,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92.4%。主要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和O3的月均值分别为10微克/立方米、20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22微克/立方米、0.7毫克/立方米和157微克/立方米。各测点主要污染物浓度详见表1。 表1 2019年3季度遂宁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浓度
点位 |
二氧化硫季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
二氧化氮季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
可吸入颗粒物(PM10)季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
细颗粒物(PM2.5)季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
一氧化碳季均浓度(毫克/立方米) |
臭氧季 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
监测站 |
10 |
19 |
33 |
22 |
0.6 |
154 |
2.85 |
美宁食品公司 |
11 |
23 |
40 |
23 |
0.8 |
173 |
3.27 |
行政 中心 |
8 |
17 |
33 |
22 |
0.9 |
157 |
2.86 |
石溪浩 |
9 |
17 |
43 |
22 |
0.7 |
166 |
3.03 |
全市平均 |
10 |
20 |
35 |
22 |
0.7 |
157 |
2.95 |
注:1.城市环境空气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描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状况的无量纲指数,综合考虑了各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越大,表明综合污染程度越重。 3.臭氧月平均值为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值第90百分位数,一氧化碳月平均值为每日平均浓度值第95百分位数。 4.石溪浩(对照点)未参与全市统计。 |
同比,NO2浓度下降了0.5%,SO2、O3、PM10、PM2.5浓度分别上升了17.1%、9.7%、0.3%、8.9%,CO浓度持平。 二、降水质量状况 本季共采集雨样39个,总雨量(采样量)358.6mm,降水pH值范围7.31~7.81,降水pH均值7.49,本月无酸雨出现。与去年同期相比,总雨量(采样量)增加了46.2mm,降水pH值有所升高,酸度有所降低。 三、地表水水质状况 本季度遂宁辖区内9个国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主要污染因子、环比和同比情况见表2。 表2 2019年3季度遂宁河流水质评价结果表
断面名称 |
所在地 |
规定 类别 |
上季度 类别 |
上年 同期 |
本季度 类别 |
主要污染指标/超标倍数 |
梓江大桥 |
射洪 |
Ⅲ |
Ⅱ |
Ⅲ |
Ⅱ |
/ |
米家桥 |
船山 |
Ⅲ |
Ⅲ |
Ⅱ |
Ⅱ |
/ |
老池 |
船山 |
Ⅲ |
Ⅱ |
Ⅱ |
Ⅱ |
/ |
郪江口 |
大英 |
Ⅲ |
Ⅳ |
Ⅳ |
Ⅲ |
|
跑马滩 |
安居 |
Ⅲ |
Ⅳ |
Ⅳ |
Ⅲ |
/ |
大安 |
安居 |
Ⅲ |
Ⅲ |
Ⅲ |
Ⅲ |
/ |
磨溪石佛村 |
安居 |
Ⅲ |
Ⅳ |
Ⅳ |
Ⅳ |
总磷/0.3、化学需氧量/0.35 |
红江渡口 |
蓬溪县 |
Ⅲ |
/ |
/ |
/ |
/ |
涪山坝 |
蓬溪县 |
Ⅲ |
/ |
/ |
/ |
/ |
注:1. 地表水环境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 2. 21项评价指标为: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酚、汞、铅、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铬(六价)、氟化物、总磷、氰化物、硫化物、砷、化学需氧量、铜、锌、硒。 3. 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的指标为断面污染指标,取超标倍数最大的前三项为主要污染指标。 4.红江渡口、涪山坝两个断面自2019年9月份起开展监测工作。 |
四、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本季度遂宁市(含区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的水质情况见表3。 表3 2019年3季度遂宁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
所在地 |
水源地断面 名称 |
水源地 类型 |
水量达标率(%) |
主要污染指标 |
单独评价指标 超标项目 |
上年 同期 |
上季度 |
本季度 |
船山区桂花镇 |
桂花 |
河流 |
100 |
100 |
100 |
/ |
/ |
蓬溪县 |
川主庙一级保护区边界 |
湖库 |
/ |
100 |
100 |
/ |
/ |
射洪县 |
龙滩村三社 |
河流 |
/ |
100 |
100 |
/ |
/ |
安居区 |
八角寨 |
河流 |
/ |
100 |
100 |
/ |
/ |
大英县 |
寸塘口 |
湖库 |
100 |
100 |
100 |
/ |
/ |
注:1.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 2.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 3. 单独评价指标为总氮、粪大肠菌群。 |
五、城区声环境质量状况 本季度,各类功能区昼间、夜间监测点次达标率统计见表4。 表4 2019年3季度城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状况
功能区类别 |
1类 |
2类 |
3类 |
4类 |
昼 |
夜 |
昼 |
夜 |
昼 |
夜 |
昼 |
夜 |
达标点次 |
2 |
2 |
2 |
2 |
1 |
1 |
2 |
2 |
监测点次 |
2 |
2 |
2 |
2 |
1 |
1 |
2 |
2 |
达标率(%)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100.0 |
注:1. 声环境质量评价采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及《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 2. 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分为4类。1类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类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类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4 类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