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遂宁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对〈关于加强市城区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保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遂人发〔2023〕13号)要求,市政府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专题研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现将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压实责任主体,确保工作落实
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先后多次通过现场调研、座谈听取汇报等形式推动市城区义务教育学位保障工作,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市政府召开市城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专题会议,明确市城区各县级政府(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将义务教育学位保障工作纳入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考核和各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对履职不到位的部门(单位)进行通报,责令整改,推动相关辖区履行义务教育属地责任,加快推进辖区内义务教育学位保障工作,确保应读尽读。
二、加大建设力度,优化校点布局
(一)积极争取资金,加大教育投入。2023年争取到各类中央、省级学校建设资金2.2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85亿元、省级资金0.38亿元;争取到债券资金2.26亿元,其中专项债券0.62亿元、一般债券1.64亿元。
(二)加大建设力度,增加学位供给。2023年,市城区新建成义务教育学校2所(市河东新区朝阳路小学、遂宁高新区桃花山小学),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4000个,于2023年9月投入使用。市城区开工改扩建学校1个(遂宁市第八中学改扩建项目),预计新增教学班15个,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750个。规划市城区2024年新建、改扩建学校2个(市河东新区仁里小学改扩建项目、船山区新盐关街小学新建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680个。其中,市河东新区仁里小学扩建后预计新增教学班12个,新增学位600个;船山区新盐关街小学建成后计划开设24个教学班,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080个。
(三)加强闲置资源利用,增加学校功能用房。将原市职中部分校舍及运动场地改造后用于新盐市街小学教学,增加教学班12个、学位600个、运动场3000平方米,同时解决了该校无功能室的问题;将城北小学临街门面与新川公司700平方米办公用房进行置换,解决该校功能室及办公用房不足问题;将顺南街小学200平方米临街门面收回用于建设舞蹈室、科创室和隔离观察室等功能用房;将小北街9个门面收回并建
(四)调整学校办学层次,缓解学生入学矛盾。将遂宁中学由完全中学调整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在遂宁中学介福校区新开设小学,增加小学学位1080个,2023年招收小学一年级新生150余名,有力缓解船山区北片区小学入学矛盾。
三、推进强校提质,促进优质均衡
(一)深化
(二)推进优质学校潜力扩容。按照“一校一案”合理制定挖潜扩容工作方案,通过建设新校区、租赁闲置校舍资源、倾斜调配教师编制等方式,在不产生大班额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学位供给。对市城区办学水平和群众认可度较高的遂宁中学和遂宁二中,按照“一校一案”合理制定挖潜扩容工作方案,通过建设遂宁中学高新学校、盘活遂宁二中南校区等方式,新增优质初中学位3000个。
(三)加快新优质学校成长。大力开展集团化、联盟式办学,加快办好一批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家门口”优质学校。探索实施学区制管理,推动形成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城乡一体的辐射式教学共同体,成功创建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5所,实现学区内学校协同发展。在市城区,初步构建遂宁二中、遂宁涪江中学、遂宁高级实验学校、遂宁市高升实验小学校、船山区顺南街小学、船山区裕丰街小学6个义务教育集团,推动优质资源由名校向弱校新校传导、优质管理由名校向弱校新校普及,促进区域内学校协同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满足家长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缓解市城区优质学校“择校热”问题。
遂宁市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15日